十八年,是一段可以让理想扎根、让信念结果的岁月。对财神体育(CSsports)计算机学院辅导员王春宇而言,这段岁月是3500余名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的陪伴,是从“春宇姐”到“王老师”称呼变迁中不变的守护,更是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理念化为行动的生动实践。
以爱浇灌心田 见人见事见情
王春宇始终将“见人、见事、见情”作为开展学生工作的核心理念。她认为,真正的教育始于对每一个具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为此,她系统构建了“学生个性档案”体系,不仅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更深入追踪其成长轨迹、心理状态与发展需求。她持续开展“一对一”深度谈话,累计撰写记录10万余字,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个性化辅导方法。
她注重将心理专业知识融入日常辅导。曾有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因语言障碍和学业压力产生严重自卑心理,她通过连续三个月的定期谈话和认知重建,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该学生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在毕业时成功签约了知名互联网企业。她建立困难学生数据库,整合校企资源,通过深入摸排、分类指导、精准对接、持续跟踪的四步工作法,为每位学生定制就业方案。近年来,累计帮扶8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其中12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这些扎实细致的工作,不仅提升了所带学生的就业质量,更让她成为学生口中“最懂我们的人”,她的工作方法也被共青团中央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强化思想引领 筑牢发展根基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王春宇深知思想引领必须与时俱进。她主导建设的“网络思政云平台”已成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该平台融合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年均发布原创内容200余篇,开发“党史青年说”等系列短视频80余部,平台年访问量超10万次。
2022年,她组织学生开展的“代码绘党史”项目,通过编程技术动态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将专业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引起师生热烈反响。2025年,她主持学校网络名师工作室,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她带领团队研发的“AI伴读助手——嵙宝”,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及时和个性化成长建议,目前已服务学生万余人次。她策划的“IT中国·专业报国”系列宣讲活动,邀请行业领军人物、优秀校友走进校园,通过讲述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故事,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运用AI创作并发布庆祝计算机、数学学院建院四十周年晚会主题曲《星云涌》,将院史与艺术表达充分结合,被学生趣称为年度最佳“洗脑”神曲。这些创新举措让思政教育既保持思想深度,又充满时代温度。
创新工作模式 放飞青春梦想
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王春宇始终保持着学习者和创新者的姿态。她将创新精神贯穿于日常工作模式的探索中,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学生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努力构建高效协同的育人新范式。
从最初学院网站的学团专栏,到学团微博、微信矩阵,再到学团融媒体中心,她不断探索建设智慧思政的新路径。她着力打造具有计算机学科特色的“科创+”育人体系,主持开发的学院学生科创智能管理云平台,实现了项目申报、过程管理、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数字化,累计服务学生项目386个。她聚焦社区需求与专业特色,构建了“学院—社团—支部”三级社区行动联动机制。指导学生孵化“e路心安”智慧社区App项目、“幸福夕阳科技助老”“强国有我科技新星”等系列社区实践项目,成为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平台,事迹被《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
“每一次深夜谈话,每一次项目指导,每一次就业推荐,都是在学生心灵播下种子。我们可能看不到它们全部开花结果,但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在合适的土壤中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王春宇说。无论何时,热情与执着始终是她从业不变的信念,她愿深耕学生工作一线,用智慧赋能思政教育,用专业护航学生成长,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通讯员:王鑫鑫)
